在當今快速發展的醫療領域,技術革新與高效治療日益成為衡量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然而,在追求技術卓越的同時,人文關懷護理作為醫療服務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它體現了護理行業的溫度和情懷,是連接醫患之間的情感紐帶。它如同溫暖的陽光,驅散患者心中的陰霾。
心理關懷:照亮心靈之燈
65歲的鄧阿姨因在家癲癇發作引起雙手三度燙傷需進行雙手截肢手術,手術前查房,何醫生及護士長走到床邊查看患者,發現患者偷偷在病房哭泣,身邊無家屬陪護,護士長蹲下身子對患者輕聲道:“鄧阿姨,您是不是害怕手術?”鄧阿姨哭泣的答道:“我這幾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我擔心我的雙手截肢后我以后生活怎么辦;家里的兒女都很忙,不能什么事都依靠老伴,以后就是個廢人了。”護士長輕撫患者肩膀說:“我知道你心里難過,但請相信我們會全力幫助你,手術只是新的開始并不是終點!您現在主要問題是處理創面,創面恢復后,還可以安裝假肢,您只要積極配合治療,術后配合康復鍛煉,很多人帶上假肢后基本可以恢復生活自理”。鄧阿姨聽后又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之后,何醫生立即電話聯系了鄧阿姨的家屬,把鄧阿姨的心理壓力告訴他們的兒女們,當天下午,他們紛紛從家里趕過來陪伴并鼓勵鄧阿姨。第二天手術非常的順利。鄧阿姨告訴何靜醫生,手術前夕自己睡得非常好,自己會好好配合治療,感謝科室醫護人員。
手術后,每天早晨何靜醫生及護士長都會到患者床邊查看患者術區創面恢復情況以及進行心理疏導,鄧阿姨逐漸走出燙傷的陰影。出院時,鄧阿姨送來了錦旗、鮮花和感謝信。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這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縮影,對于燒傷患者來說,不僅是身體的創傷,更是心靈深處的痛處,醫學不僅僅是技術的運用,更是愛的傳遞!我們燒傷科醫護人員致力于用精湛的醫術修復傷口,用無盡的人文關懷為患者點亮康復之路的每一盞燈。
中藥熏洗:減輕換藥之苦
燒傷換藥帶來的疼痛劇烈而持久,給很多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在中醫理倫指導下,我科醫務人員選配中草藥煎煮后在患處皮膚進行熏蒸、淋洗、浸浴,讓患者在治療中更加舒適,中藥熏洗作為一種中醫外治方法,不僅減輕了患者換藥帶來的痛苦,也加速了創面的愈合。一盆35℃的藥水、一次輕柔的清洗、一句誠摯的關懷,溫暖著一顆受傷的心靈。
健康教育:指明康復之路
燒傷是所有創傷中致殘、毀容最嚴重的損傷之一,許多燒傷患者認為只需創面的愈合,而忽視了各種功能的保存及修復,而最終導致疤痕增生及功能障礙,為提高患者對燒傷疾病的認識,我科制作二維碼“健康宣教墻”,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識和功能鍛煉的方法,同時,在每周一我科開展健康大講堂,講解燒傷的基本知識、后期疤痕的預防、彈力繃帶的使用等等,出院后3天,責任護士對每一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的用藥及康復情況。
每一次活動的開展,旨在幫助減少意外對患者造成最小的傷害,用我們的愛心和醫術,為他們撐起健康的綠傘。
我們用心呵護每一寸肌膚,用愛溫暖每一顆心靈。我們相信,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人文,治療不僅是修復,更是關懷,我們將攜手并肩,為每一位患者點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