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肺病科工作久了,會發現,每一位患者的痛苦、期望與堅持,幾乎都可以寫滿一本書。而作為一名護士,我深深感到,我們工作中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或一次握手、一句安慰,往往都能溫暖患者無助的內心,點燃他們對生命的渴望之火。
曾經與一位高齡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之間的那些護理小事,讓我久難忘懷。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石爺爺因為COPD急性發作,被緊急送入我們科室病房。當時他臉色蒼白、呼吸急促,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作為責任護士,憑著過往的護理工作經歷,我深知患者此刻不僅需要準確的醫療救治,更需要內心的安撫和慰籍。我輕輕握住他的手,用溫和的語氣對他說:“石爺爺,別擔心,我們會一直陪著您的,直到您康復。”一句簡單的話,讓他的眼神變得明亮起來,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隨后的日子里,我時刻關注著石爺爺的病情變化。每次氧療時,我都細心為他調整氧流量,耐心講解氧療的作用,保證他呼吸舒適、配合治療。日常護理中,我注重保持與石爺爺的心靈交流,傾聽他的訴說,了解他的需求和顧慮,盡可能地為他提供幫助和支持。有時候他情緒低落、對自己的病情感到絕望時,我就開導他保持樂觀心態,鼓勵他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一定能夠戰勝疾病。
我還在石爺爺的康復過程中,積極介入他的肺康復鍛煉。指導他進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訓練,幫助恢復肺功能。我還監督了他的飲食和運動,保證他的身體狀況有效改善。時間一天天過去,石爺爺的病情逐漸得到控制,呼吸變得順暢,臉色也紅潤了起來。有過絕望恐懼的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每看到他身體的一點好轉,我都由衷的為他感到欣慰和喜悅。
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護理小事,讓我深刻體會到護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在疾病面前,有時候我們可能很渺小,但在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和感受上,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在病人憂郁、無助的時候,我們是傾聽者、陪伴者;病人頑強、堅持的時候,我們是見證者、參與者。有人說,護士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我們雖然改變不了夜的黑暗,但我們可以增加患者走過灰暗的勇氣,讓他們期待陽光、感受溫情。
作家冰心曾經寫道: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未來的日子里,我愿意在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心去播撒愛的種子,繼續用愛心和專業知識溫暖患者,讓更多患者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和希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